(资料图片)
民主与法制网讯(记者王琪钧 □吴灿东)近年来,安徽省铜陵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效能提升,打造“城市超脑”。全市开展多层级的智治探索,让数字治理不仅在城市生根发芽,也向农村延伸发展,走出了一条中小城市城乡治理精细化的路径,连续三年获得“中国领军智慧城市”称号。
一方面,在市域构建“城市超脑”。由“物理整合”转向“化学反应”。强化整体协同,铜陵市将各行业各单位数据统一汇聚到“城市超脑”,搭建起具备数据汇聚、治理、开发、共享能力的智慧平台。“城市超脑”下设金融、交通、教育等12个部门子脑,建立社管信息化平台、“We社区”两个“微脑”平台,构建“城市超脑+部门行业子脑+社区微脑”三位一体体系。打造交通、公共安全、城管执法等27个场景,实现“一脑通治”。由“人工推动”转向“智能驱动”。平台上线以来,铜陵市城市治理类事件由人工巡查上报变为7×24不间断智能发现,由每月最多巡查发现100余起事件且需3至4天完成闭环处置,转变为每月智能发现千余起事件且仅需1天即可完成闭环处置,事件量增至10倍,处置时长缩短约70%。由“铁面无私”转向“温情脉脉”。铜陵市整合现有城市治理事件人工上报渠道,通过高度拟人化的智能语音客服“晓彤”,实现70%咨询类事件自动答复、事件工单智能辅助填写,80%诉求智能语音自动回访。启动独居老人关怀场景建设,通过人脸识别和电子猫眼相结合的方式,记录老人行为轨迹,分析老人是否存在超过24小时久居未出或久出未归的异常情况,及时预警社区工作人员。
另一方面,为基层搭建“乡村微脑”。实现治理“视野”全覆盖。突出进阶算法,铜陵市将烟雾报警、热能感应等常用技术进行整合,并新增图片对比、动态捕捉、人员(车辆)入侵等算法模型,实现“一芯多模”。突出场景整合,铜陵市将AI算法系统整体嫁接至乡镇治理中的秸秆禁烧、长江禁渔等场景,有效捕捉各类场景中的风险特性,实现精准识别推送。突出区域整合,铜陵市有效整合13个村(居)及相关企业“小天网”智能探头384个,新增铁塔高处高清云台摄像机7座,对镇域范围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监控。实现治理“时段”全覆盖。铜陵市聚焦“实时发现、实时显示”,建成“多长合一”AI指挥中心,将外部探头全部模拟信号接入中心后台,并以210寸超大广角智慧大屏予以直观显示,实现实时监控“一屏通览”。聚焦“实时回看、实时分析”,AI治理系统对60天发生的行为进行自主存储,对时空跨度较长、行为范围较广的串联事件,可实现追踪比对、路径模拟,大大提升了针对固废倾倒、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的证据固化和执法效率。实现治理“触角”全覆盖。铜陵市通过“高空看、智能判、现场查、网上管”实现闭环管理机制,在大屏端、PC端、手机端均可实现无障碍操作,推送、村(社区)干部现场处理、上传处理结果、智能后台研判、事件销号记入。针对运行前期,类似居民洗衣误触防溺水报警系统等误判行为,AI智能系统在初次比对之后,可实现自我算法更新、模块更新,充实误判行为存储库,有效避免二次误判,识别精准率显著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