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新年伊始,宝山融媒邀请了喜爱宝山的几位青年画家创作了一组作品,画中展现的是宝山人工作、生活的点点滴滴,让我们跟随这些作品,一起来看看步入新征程的宝山吧。
(相关资料图)
创作者:青年画家沙莹
创作感言
这幅作品给予了我很多力量。去年某段时间,我的状态不佳,缺乏创作灵感,偶然间在朋友圈刷到了一篇文章——“北转型宝山行”,那时忽然感觉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让我打开了它。之后,我以文章中的一张照片为基础开始创作,投入了自己所有的情感,认真思考每一处细节,在这次全身心的创作过程中我也重拾了信心。
上海的发展,从来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,与历史机遇紧密相连。加快“南北转型”,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、重构市域空间的重大战略性调整。工业经济时代,上海侧重南北向布局,诞生过宝山钢铁总厂、金山石化总厂等世界级的大企业。进入新发展阶段,上海统筹布局东西南北和五大新城,全面拉开了“申”字形的高质量发展新布局,同样孕育着世界级的新机遇。宝山,正是上海南北发展轴上的北部节点;北转型,正是这个“申”字中间一竖浓墨重彩的起笔。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,宝山企业家邬晓冬积极探索、勇于创新,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讲述人:邬晓冬
我是咏宸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邬晓冬。企业坐落于宝山区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,我们的宗旨是在医疗领域发现用户需求,在非医疗领域找到解决方案。
为什么企业坐落于宝山区?因为我认为宝山有宝藏,是有独家法宝的地方。这个宝藏就是我的母校——上海大学。我们以咏宸医疗与上海大学合作为基石,在医学院的牵头下联合多个学科做医工交叉的合作。在这样的合作基础上,企业在医疗行业找到很多细分领域,实现了自主研发、国产替代等一系列产品。
另一个独家法宝是“北转型”政策,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方面等一系列的政策扶持。我们得到区级、园区的各项帮助和支持,比如去年年初的疫情防控、房租减免、税收扶持等帮助,这些让我们倍感欣慰。
此外,因为我是知青子女,小时候在外地长大。1999年回到上海并考入上海大学,是上海大学宝山新校区的第一批学生。现在,我把企业搬回上海大学,在零号基地的对面。现在,我可以很骄傲地说:我是宝山人,是上大人!
祝愿宝山未来用科技的实力和沉淀,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堆积出一座科技的飓风。